在幼儿园家长会上,一位孩子父亲问我:现在都说让孩子自然生长,是不是说家长不要管孩子,顺其自然自由发展就可以了?话音刚落,现场就有家长按捺不住了,说:不管咋行!
我猜,这位家长有点明知故问,是想讨个更深刻点的说法。
那么,什么是自然生长?
(资料图)
第一,自然生长是遵循儿童成长规律,而不是拔苗助长,也不是用家长或老师设计的模板去塑造孩子;
第二,自然生长不是自由生长,否则,教育还有什么意义。
前不久,网上又一网友也提出同样的问题,我想再谈以下四个观点:
自然生长的前提
是尊重规律
老子在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五章说道: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说得简单点,道就是自然而然。说得具体些,人的成长之道,必须自然而然,也就是必须尊重规律和遵循规律。
所以说,当下有些幼儿园搞小学化、搞超前教育,在儿童本该发展能力的阶段,却大量灌输知识,就是违背了自然而然的生命发展进程。
还有,本该舒缓一些的小学,被小升初弄出来的那些“奥数”等,也属于违背自然而然。
自然生长的品质
是主动发展
为什么不说是“自然成长”呢?因为,成长和生长的概念确有差别,前者说包含了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,后者主要强调的是,人在发展中的内因作用。抑或,生长更突显的是生命的动态感,以及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。
如果形象一点说,成长可以是连拉带拽,被环境和人逼迫着发展;但是,生长一定是主动而不是被动。如此,以教育的意义上谈自然生长,很真,很美。
尤其是让学习回归到主动,让学生在学校学会自学,这才是真教育、好教育。
自然生长于教育
是放手而不放任
正如蒙氏教育思想中提出的“在规则下的自由”,对儿童放手了,但一定有边界,有规则,这是教育的意义。不然的话,放任自流,随意乱来,还要教育干啥?!
关键要认识到的是,放任之下,放出来的是什么?有可能是为所欲为,是不要规则。所以,在建构儿童主动发展的时候,我们用教育去规范儿童的行为,引导儿童的发展,是保障儿童在自然生长的前提下健康发展。
当然,这里也有个度的问题,是如何做到既不放任也不束缚。至于如何能做到这点,这是在教育实践中去体悟才能把控好尺度的问题。
自然生长的关键
取决于环境
如果从“自然生长”的字面说去,我们应该领悟到,主导儿童发展的是内驱力,是自然规律。那么,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因素能决定和作用于儿童的“生长”呢?
这一问题很简单,有如一颗优良种子,能否长成大树,必须有好的土壤,以及充足的阳光和水分,当然,还有园丁。这些都是自然生长离不开的环境,尤其是陪伴和引导儿童健康发展的家长和老师,是自然生长的主要保障。否则,没有优秀的环境,就可能会出现自由疯长。
最后说,理清本题的关键是,首先要弄明白“自然”和“自由”的区别。我理解的是,自然本身就是最高级别的规律,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在其中,包括儿童成长,更是如此;自由这个概念就很难说清楚了,因为,在规律之外的自由,本身都不属于真正的自由,是逆规律的胡来。所以,自然生长这个教育理念,属于大理念,涵盖了方方面面的教育问题。
总之,如在教育实践中没有把自然生长理解到位,没有落实到行动中,那就很可能沦落为一句很漂亮的口号,甚至被误解为自由发展。(王国平)